-----佚名
世上有許多不幸,源自......沒有說出口的事。
-----杜斯妥也夫斯基
我們這一代人必將感到悔恨,不單單為了惡人可憎的言行,也為了好人可怕的緘默。
-----馬丁‧路德‧金恩
再難的主題,即使是對最遲鈍的人解說,只要他還沒有概念,都可以解釋清楚;再簡單的東西,如果最聰明的人已經堅信他都知道了,毫無疑惑,你也無法對他說分明。
-----托爾斯泰
當面對畜生時、就要使自己成為野獸,遇到了惡鬼、就要讓自己成為修羅!
-----野侍一郎
事不可做盡,勢不可倚盡,
言不可道盡,福不可享盡...
well,福如果是我在享,
那我可以接受...姆哇哈哈...
看書的時候旁邊有電腦才會打下來,所以好東西不只這些,有興趣的人經過書店就翻翻吧,反正章節很短,幾分鐘就看完一小節了。
2011.08.31
---
當了大半輩子的病人,我體悟到:沒有人一出生就可以明確的知道,自己是什麼、自己想要做什麼,連佛陀也不例外。佛陀原本也是一個很平凡的人,後來經歷一些痛苦的經驗,想得到的東西得不到,最後才明白,原來事情就是如此。
---
這就是說,要接受大自然的偉大,人真的要謙卑。人是受到自然支配的一部分,不要有「我是整個世界」這種驕傲的想法。在自然裡,思考會很超脫,層次也會比較高,不然每天就會停留在繁瑣小事,無法脫身。很多事退一步來看,就會覺得沒有爭執的必要了。
---
我是真正很愛自由的人,所以我常在說,人若是一張白紙,你要在上面畫什麼都可以,可是若被畫上格子,你就只能寫字了!若從國中時代就教育學生正確的價值觀,讓他們了解自己的興趣,不要用大人的價值觀來逼迫小孩,我相信,下一代都會發展得比我們好。但現在政府官員多少有高人一等的心態,有指導民眾的行為,所以教育應該多元化,讓很多學校去自由競爭。
---
後記(林佳龍訪問)
林:講到釣魚,我聽說寶成集團的蔡其瑞總裁來家裡看過您,還送您一張大悲咒,他請人寫了很久。蔡總裁是吃齋的人,很虔誠,他說,剛好用餐的時候有一道菜是您親手釣的魚,他就說了一聲「阿彌陀佛」,可是您跟他講了一個生態的觀念,讓他印象非常深刻。他說,他從來沒有從這個角度想過葷素的問題,對他啟發非常大。
許:他是很偉大的企業家,也是做到很成功,很認真,他以前是畫家。那他就是做皮鞋很成功,所以牛就殺很多,又實在是很虔誠的佛教徒,就很關心那些牛。可是若不殺那些牛,就沒有牛皮了,所以對殺那些牛他就有一種內疚。我就跟他說,牛是會發出聲音的,哞哞叫,會出聲,可是有些是不會出聲的。那些草也是好不容易長出來的,可是你看,牛一天吃了多少草?這是去欺負那些不會出聲的喔!那你殺一頭牛,是救了多少草呢!對不對?
這不是在說什麼人對,或什麼人不對。古早時代是分做動物和植物,現在都叫做生物。但是有些吃素的人會認為說,釣魚是殺生啦,動物不能吃,植物才可以吃。可是,若從生物的角度來看,這變成了是欺負不會出聲音的,只是欺負植物是啞巴而已,不是嗎?
所以我就說,草把它拔起來的時候,它也在那裡「哎」呢,草只是發不出聲音而已。那你保護那個會出聲的,欺負那個不會出聲的?這就好比出家茹素的人,在那邊叩叩叩〈誦經〉,這也是沒有錯的,可是若換一個角度看,蔬菜也想要生長起來啊,都還沒有長大就把我割下來吃,也沒有跟我說謝謝,也不認為是怎麼樣,對不對?
比較不公平的還有喔!一隻海豚走過來,說是擱淺,你就把牠保護起來;可是,你若在海裡看到海豚,你是會很生氣的呢!牠是吃到會翻滾。牠很忙,就是一直要吃。一般人鮮少知道,其實海豚吃魚的技術真的很好,牠吃到飽的時間很短,剩下的時間,魚就是給牠玩的!所以魚若跳起來,是在覓食;海豚若跳起來,是在嘻戲!牠是在遊戲,欺負那些小隻的魚。
但現在的政策是,只要海豚一擱淺,我們人類就派一些人去保護牠,讓牠重回大海,繼續去欺負那些小魚。牠一天不知要吃掉多少隻魚呢!說不定,若我們把這些海豚煮來吃,小魚們會在那邊鼓掌!只是,小魚在那邊鼓掌我們看不到而已。
所以,我只是提供一個相對的觀念。莊子就是這樣講,自然都有一個原理在,不需要浪費那些資源去特別保護什麼東西。相反的,人若是抓一些魚苗、小魚來吃,這才應該管制、應該要保護的。例如魚在產卵的時間,這時候我們就不要去抓牠。像這種事就要去做,可是真正該做的反而都沒做。
浪翻雲微微一笑,拔去壺蓋,灌了一大口,記起了亡妻惜惜在五年前的月夜裡,平靜地向他說:「猜猜我最放不下心的是什麼事?」
望著愛妻慘淡的玉容,浪翻雲愛憐無限地柔聲道:「浪翻雲一介凡夫俗子,怎能猜到仙子心裡想著的東西。」
紀惜惜歎了一口氣,眼角淌出一滴淚珠,道:「怕你在我死後,不懂把對我的愛移到別的女子身上,白白將美好的生命,浪費在孤獨的回憶裡,雲!不要這樣!千萬不要這樣!這人世間還有很多可愛的東西!」
覆雨翻雲---黃易
被催稿了,不過我的語錄實在太黑暗...偶棉還是來看一點比較正常的語錄。
夢想的最尖端,往往是很嚴酷的。
---柳田理科雄
我們走遍天下,尋找所需之物,卻在回家之後找到。
---George Moore
不要祈求負擔變輕,而要祈求肩膀變強壯。
---聖‧奧古斯丁
謎之音:到底那一則有比較光明了?
8/11 新增:
生命是一個不間斷的清醒過程,當我們越來越清醒的時候,你快樂的時間會越來越長。
---國際呼吸生命老師李宜靜
沒記錯的話原翻譯是"江戶‧東京"這傢伙,不過不知道為什麼原PO刪掉了,做個紀錄。
作者簡介:
筒井康隆,小說家,一九三四年生於大阪,同志社大學畢業。就讀中小學期間,曾因智商高達一九八而接受特別教育。一九六五年發表作品集「東海道戰爭」及長篇小說「四十八億的妄想」,確立新銳作家的地位。初期創作以科幻諷刺小說為主,擅長描繪現代資訊化社會的荒謬處境。進入八○年代,筆鋒丕變,轉而創作具實驗性質的前衛小說,如「虛人」、「虛航船團」、「夢的木分歧點」等等。一九九○年更以內容織綴文學、社會學、哲學理論的長篇小說「文學部唯野教授」,轟傳日文壇。除小說創作外,筒井康隆對戲劇亦相當關心,曾籌組劇團「筒井康隆大一座」。另外,筒井康隆也有音樂詞曲作品,同時也是一名吹奏薩克斯風的好手。
4-8 如果你是比薩餡料,你會是什麼口味?
一九七四年,心理學家教授唐諾‧杜頓(Donald Dutton)與亞瑟‧艾隆(Arthur Aron)在卑詩省卡皮蘭諾河上方的兩座橋上做了兩個特別的研究。其中一座橋是河床上方兩百呎的吊橋,另一座比較低,也比較堅固。年輕男子渡橋時,喬裝成市調員的女性實驗者會請他們停下來填張簡單的問卷,並主動提供電話號碼,讓他們如果想進一步了解這個研究可以打電話給她。實驗結果誠如預期,高橋上的男子不僅接受電話的比例比低橋上的男子高,他們後來打電話給女實驗員的比例也比較高。為什麼在卡皮蘭諾河上方的高度會和接受女性電話及打電話和她聊天有關?(實驗過程太多字,懶得打 XD)
結論:要把咩咩騙到吊橋上去約會(大誤)
6-7
城市生活
...為什麼人口密度高的地方反而大家比較不願助人?米爾格蘭提出的一種理論是,人口多的城市通常有「感官負荷超載」(sensory overload)的現象,他們經常接受別人、手機、交通與廣告的資訊轟炸,所以會出現系統接收太多資訊時的反應:決定事情的輕重緩急,以較少時間處理不同的事情。米爾格蘭認為這原因導致大家看到需要幫助的人卻過路不停,把助人的責任轉給其他人承擔。這也造成一種矛盾的現象:空間裡愈多人存在,大家的感覺愈空虛孤立。
結論:屏東最好...<-什麼鬼結論?
台灣為了方便行事,好像什麼事都要量化,就像把音樂數位化一樣,取樣率再高都會錯過些什麼。
--------------------------------------------------------
轉錄: 2011-05 天下雜誌 384期
作者: 蕭富元
http://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12870&page.currentPage=1
教育,已成為芬蘭最成功的出口產品。人口不到台灣的四分之一,芬蘭憑什麼摘下教改桂冠?
世界前三大新聞通訊社路透社怎麼也想不到,他們傳送給全球新聞界使用的兩張照片,竟然活生生被一個十三歲的芬蘭中學生拆穿。 今年八月,路透社轉用俄羅斯電台影片,刊登兩張俄羅斯潛艇在北極海底下插國旗的照片,住在芬蘭北方小鎮的少年塞羅丁看到報紙後,覺得怪怪的,於是動手找資料,確認這張潛艇照片是翻拍自電影「鐵達尼」裡面的一個片段。路透社被迫認錯道歉。
這就是芬蘭教育為什麼能連年驚豔全球的原因:小孩會主動想、主動問、主動找答案。 教育已然成為芬蘭最成功的出口產品。近幾年,這個僻處北歐邊界的極地國度,訪客絡繹於途。
美國、韓國、日本、英國、南非等各國教育機構與領導,遠走天涯海角到此,為的就是汲取「芬蘭第一」的經驗。《經濟學人》更在去年為文建議,歐洲領導人應暫時放下所有活動,「回芬蘭的學校上課。」
從第一回開始看到最終回才能感受到最終回的爆笑啊啊啊 XDDDDD
SMAP x SMAP 藝能界 ONE PIECE王 決定戰第一回(兩段)
......
影片被刪除不能看了 T_T
201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