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phyllis productions看到公務員慢性殺人術這篇的時候, 實在覺得描述的太精準, 古稱金飯碗銀飯碗...的公務員們加銀行人們...所以忍不住就連了過來...
這些個磨人的傢伙啊~~~怎麼形容呢??? 不過有篇 Jimmy 大大的留言說的對, 人善被人欺啊~~~雖然個人偏好以 "和平手段" 解決事情..但是有時這些傢伙還真的很賤咧!!!
例一. 上次辦新身分證, 備齊所有文件到了戶政事務所, 竟然跟我說:"這是你本人嗎? 為什麼沒帶眼鏡? 是最近拍的嗎? 不太像哦...","這印章是什麼時候刻的? 算了算了, 你去沖洗相片的地方去請老闆開個最近拍照的證明就好了......"...%_%...喵的咧, 這什麼狀況???阿你就要我把照片洗到臉暴大...阿人家剛好正值減肥期(羞)...要我怎辦??? 不會真的要去"開證明"吧??? 等等老闆把洗照片的強酸鹼跟銀鹽喇一喇潑過來還烙了一句"笑年ㄟ, 哩來亂ㄟ哦???"...Orz...
還好鄉下地方很講關係, 馬上請出家族長老帶齊人馬再打電話請鄉長跟"扈政四物索"聊一下! 這才安全在收假回港前辦妥...
例二.相信不用我打大家都很多例子啦~~~所以不傷各位眼睛啦...哈哈哈!!!
探索頻道曾播過一個實驗,實驗結果顯示「外表的重要性遠超過想像。」
在這個實驗中,一名求職者喬裝成兩個不同裝扮的人,先後到同一家公司應徵同一份工作。第一次面試時,她打扮得毫不起眼,專業表現卻是一流的,結果得到「請回去等候通知」的指示;第二天,她打扮得光鮮亮麗,而且刻意專業表現平平,人事主管當場就說:「請妳明天開始上班。」
其實,人的際遇和會不會「自我包裝」,有絕對的關係。因為大多數人並沒有機會或耐心先了解別人的內在,就已經根據外表下定論。
因此,如果外表不能反映你是一個值得認識的人,你可能要花上數倍的精力來扭轉這個錯誤印象,甚至連扭轉印象的機會都沒有。就像商品一樣,不管好用與否,包裝漂亮的產品較易得到消費者的青睞;即使很好用,醜陋的商品未必可以擄獲消費者的心。
懂得「包裝」,是每個人必修的功課,特別是工作場合,打理好適合自己的專業形象,一切便能更加順利,就心理學言,也會讓自己更專注於工作。
針對多數人「面試時怎麼穿?」的疑問,在此提供經驗分享。
打扮要像這個行業、這個職位的成功人士:我曾應徵某大廣告公司創意部門,因為穿得中規中矩,而被誤認應徵業務工作。當我向主考官表明我是設計系畢業,他甚至毫不留情的說:「你能適應創意部的組織氣氛嗎?我看你的外型就不像…」
穿著乾淨俐落、有現代感、專業感:面試人員要找的是未來的工作夥伴,而不是歐巴桑、辣妹或酷哥。有一陣子女性流行細肩帶、短裙、露趾高跟涼鞋的打扮,不少 女性就以這種裝扮前來公司面試。雖然我提醒自己「不可以貌取人」,不過,人才招募茲事體大,我還是不敢貿然任用這種「看起來很愛玩」的女生。
顏色訴說個性:黑、灰、海軍藍、深棕褐色等中性色,給人穩重、幹練、權威的感覺;較鮮豔的顏色可展現活潑、積極的一面;粉嫩色則顯得含蓄、女性化。由於顏色訴說不同的形象,求職者面試時應依從事的行業選擇顏色。例如,專業理財人士就不適合粉嫩色系。
整體感覺俐落:有些人面試時大包小包的,看來極為笨拙。通常,面試時最好只帶一個手提包或公事包,把零碎的東西整理收進包包。
面試時避免穿新衣:求職者或許會意外發現新衣不合身或穿起來不舒服,造成心理負擔,建議選擇曾經穿過且穿起來自在的衣服,但切記事先須整燙好。
(作者是104人力銀行行銷總監)